初中化学精品资源下载基地

帮助中心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参考> 学生园地> 趣味化学 > 内容详情

化学与古诗词也能有如此完美的融合

作者:佚名  人气: 次  时间:2017年07月19日  星级:

化学是严谨的,诗歌是浪漫的.这两者似乎格格不入。然而人类历史上,将严谨的化学融入浪漫精美的诗歌中却屡见不鲜。古人以独特的视角给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笔墨,他们对化学现象、化学反应的细心观察与独特的文学审美,以及对化学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精彩描述,创作了无数优美的诗篇,为化学教学与古诗的结合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明代民族英雄于谦曾作《咏石灰》一首:

咏石灰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这首诗

不但是于谦忠烈清白一生的真实写照,还精辟地阐述了生石灰的生产过程。

“千锤万凿出深山”——表明了原料来源。

“烈火焚烧菪等闲”——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质地坚硬,经过千锤万凿将石灰石敲碎,然后在石灰窑里烧制成白色的生石灰:CaCO3(s)===CaO(s)+CO2(g)

“粉身碎骨浑不怕”——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熟石灰:CaO+H2O===Ca(OH)2

“要留清白在人间”——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Ca(OH)2+CO2===Ca(CO)2↓+H2O

于谦的这首诗不仅抒发了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刚正不阿的崇高情操,也体现了人作用于自然环境.体现自然环境陶冶了人美好情操的人文精神。

◆◆◆◆◆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一首诗《客从》中,记述了一件他十分迷惑不解和懊恼的事。

客从

杜甫

客从南溟来,遣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诗中说

从南方来的客人送给诗人一颗珍珠,珍珠上好像有花纹字迹,诗人珍藏在箱中。过了好久,开箱寻看,珍珠不翼而飞,只剩下一些红色液体。

原来是珍珠贝的外套膜中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分泌物凝积而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有少量的有机质。碳酸钙难溶于水,在酸性条件下能转变为酸式盐而溶解:CaCO3+CO2+H2O=Ca(HCO3)2。

杜甫居室漏雨潮湿,竹箱无防潮性能,遇到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珍珠发生了化学反应变成了红色液体,杜甫当时还不具备这些化学知识,所以迷惑不解。

◆◆◆◆◆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浪淘沙九首·日照澄州江雾开》中写道:

浪淘沙九首·日照澄州江雾开

刘禹锡

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这首诗

记述了古代淘金的情况。

意思是说:清晨,烟雾笼罩大江,不一会太阳出来了,雾散天开。金色的阳光照耀着澄澈的江水中的小洲。淘金妇女结伴而来。挤满了江边的水弯。美人人头上的首饰和王侯手中的印玺,所用的金子都是这些妇女辛辛苦苦从沙中浪底淘洗出来的。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莫道谗言如浪深》中也有类似内容:“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砂始到金。”

这两首诗对淘金过程的描写反映了金的化学性质的稳定性:常温下不易氧化,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即天然本色。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不需要冶炼还原。

古典诗词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平时很少引起关注。然而结合古诗意境和意象的赏析对其中的化学知识进行了分析,可以加深对古人运用化学现象进行创作的体验,更好的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认识诗歌的美、化学的美。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